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人民法院智慧法院建设工作成效答记者问

最高人民法院 2022-10-13 14:07 发表于北京

10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人民法院智慧法院建设工作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许建峰,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副主任陈奇伟,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总工程师商成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李广宇主持。


问题1


发布中提到目前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在线参与调解、诉讼。请问平台如何使用,能在线获得哪些服务?


答:首先说明一下这个平台如何访问。我们打开手机微信,下拉进入微信小程序,搜索“人民法院在线服务”,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我们官方的“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全国3500多家法院都可以通过这个入口进入,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首页链接就可以使用各地法院的在线调解、网上立案等功能。平台上包含详实的诉讼指引说明,当事人实名认证后根据平台上的操作指引即可在线参与诉讼。


目前,平台集成了调解、立案、阅卷、送达、保全、鉴定等全国通用诉讼服务功能和部分地方法院特色服务功能,支持集中查询和办理全国法院的诉讼服务事项,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一站式办理全国法院在线服务的司法需求。


“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目前已成为全国法院通过互联网向人民群众提供在线调解、在线诉讼等服务的统一门户,每日提供在线服务超千万次。截至2022年9月,平台实名注册人数达1300多万,接收网上立案申请2100多万件,在线送达文书5400多万份,累计访问量超过30亿人次。据有关数据统计,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的支持下,当事人完成一件诉讼从以往需要往返约6次减少到现在只需1至2次,甚至一次也不用跑。


我们欢迎各位当事人选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开展在线诉讼。当然,我们尊重和保障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对诉讼方式的选择权,我们在法院诉讼服务大厅等线下场所也提供了方便、丰富的诉讼服务措施,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线上、线下或者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诉讼方式。


问题2


发布中提到推行基于电子卷宗的全流程网上办案,促进办案智能化升级。请问,人民法院具体如何通过电子卷宗智能辅助法官办案?


答:案件的卷宗是人民法院司法审判工作的记录,全面记载了案件处理过程的每一个程序步骤和相关信息,是贯穿人民法院司法工作始终的主线,是审判智能化的重要数据基础。我们全面推行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彻底改变了以往法官基于纸质卷宗办案的工作模式。


具体而言有三步:


第一步是推进电子卷宗随案生成,我们广泛推进在线诉讼模式,使得大量案件材料从源头就实现数字化;对于线下提交的案件材料,人民法院也及时通过扫描、转录等方式随案生成符合要求的电子文件,形成案件电子卷宗。


第二步是推进电子卷宗网上流转,在卷宗数据全面数字化和法院“一张网”办案的基础上,我们对内“实现全程网上阅卷”,支持电子卷宗随办案环节流转,支持法院内部合议庭成员网上阅卷、审委会在线讨论,同时支持跨层级、跨地域的法院之间“卷宗调阅”,以前传统纸质卷宗跨法院调阅周期经常长达数周,现在法官只需要轻点鼠标就可以实现案件上诉、移送、再审电子卷宗的网上调阅和跨域立案电子卷宗移交,大大提高了案件办理效率;对外则依托在线服务平台,通过网间数据安全交换,提供电子卷宗在线申请、在线阅卷服务,切实方便当事人、律师网上阅卷。


第三步是推进电子卷宗深度应用,全国法院依托司法数据中台和智慧法院大脑,广泛应用图像处理、文本识别、语义分析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卷宗数据的深度应用,形成案件信息自动回填、相似案例推荐、法律法规推送、量刑建议参考、文书自动生成、一键在线归档等智能化辅助功能,有效辅助法官寻找并精准适用法律,促进法律统一适用。


以文书撰写环节为例,案件审理过程中,系统能够智能分析案件卷宗信息并提取当事人姓名、地址、案号等要素信息,100%自动生成通知书类的简单程序性文书;在法官起草判决书时,系统能够帮助法官自动加载文书模板,自动识别电子卷宗后填写案件事实、诉讼请求等基本信息,自动关联法律条文,指引证据核验,文书起草完成后还能够支持自动排版、检查文书瑕疵。


目前,电子卷宗的智能化应用已经贯穿从案件立案到归档的全过程,既为法官提供了大量便利,也切实促进了司法公正水平的提升。


问题3


发布中提到今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加强区块链司法应用的意见,请问人民法院具体是如何推进区块链技术应用?


答:近年来,人民法院大力推进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建成了人民法院区块链平台。目前,人民法院区块链平台上链存证超过26亿条,存固证据、智能辅助、卷宗管理等方面应用效能和规范程度不断提升,电子证据、电子送达存验证、防篡改等应用场景落地。


二是开展司法区块链技术科研攻关。我们正在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共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司法区块链关键技术及典型应用示范研究”项目,重点推进司法区块链存证验证、智能合约、跨链协同等关键技术突破并落地应用。


三是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区块链司法应用的意见》。明确了人民法院加强区块链司法应用的总体要求及人民法院区块链平台的建设要求,将进一步推进区块链技术在提升司法公信、提高司法效率、增强司法协同能力、服务经济社会治理等四个方面的典型场景落地应用。


问题4


目前,中国智慧法院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请问未来智慧法院发展方向如何?


答:“十三五”末,全国法院普遍建成了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去年,我们发布了《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提出建设以知识为中心、智慧法院大脑为内核、司法数据中台为驱动的人民法院信息化4.0版。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向:


一是智能化,对于广大用户而言,信息化的生命在于提质增效。只有利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大幅度减轻广大人民群众的往返奔波和法院干警的工作负荷,才能提高应用积极性。


二是一体化,虽然全国法院围绕系统集成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通过系统工程总体设计进一步推动集成优化。


三是协同化,智慧法院无论是横向与其他部门对接、纵向向日常社会活动延伸方面都存在广阔的拓展空间,要统筹优化人民法院内外部流程,支持构建跨业务、跨层级、跨部门、跨网系的人民法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体系。


四是泛在化,移动互联时代,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越来越不受地域空间限制,司法需求也必然要打破地理空间约束,智慧法院要充分发挥5G移动互联技术的综合优势,全面推动基础设施、业务应用和智能服务向移动端延伸拓展。


五是便捷化,易用、好用、可靠是广大用户对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智慧法院建设始终坚持用户导向,把提升用户体验作为智慧法院发展的重要内容。


同时,我们将更加注重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这些都是智慧法院建设行稳致远的基础,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我们将严格落实网络安全保护责任,制定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保障智慧法院安全健康发展。

编辑:杨书培 段茜茜